涉江采芙蓉翻译


修改后的内容:

涉江采芙蓉

兰泽香花繁。

采花欲赠何人伴?

思念远游魂。

遥望故乡路茫茫,

归途遥远不可及。

夫妻虽心连心,

无奈天涯各一方。

遗,在此处读作(wèi ,意为赠予。

赏读:

关于这首诗的作者究竟是思妇,即思念丈夫的妻子,还是思念家乡,挂念妻子的丈夫,一直众说纷纭。一般而言,多数人更倾向于这首诗是出自思妇之笔。

从思妇的角度来看,“涉江采芙蓉,兰泽香花繁”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采摘荷花是一件令人愉悦之事,因此她才涉江而行。在采花的过程中,江畔泽畔的花草竞相绽放,香气四溢。“采花欲赠何人伴,思念远游魂”思妇手捧花草,不禁生出一种失落之感,她自问,我采摘这些花草要送给谁呢?我思念的人,我深爱的人远在千里之外,无法欣赏花儿的美丽,感受花儿的芬芳,失落之情油然而生。紧接着,诗人运用意识转换的手法,描绘了远行夫君此刻的心境,“遥望故乡路茫茫,归途遥远不可及”回望家乡的方向,路途遥远漫长,宽阔浩渺。这里的遥远无边也许并非路途的距离,我想更应该是与自己理想目标的距离,自己的理想之路漫长而遥远,何时能够实现目标,业有所成,无法确定,因此才有一条最远的道路。“夫妻虽心连心,无奈天涯各一方”我们的心虽然心心相印,深深融合,却分隔两地,无法朝夕相伴,只能互相思念。由于归期遥远,只能与忧愁悲伤相伴直至死去,这也是这首诗所表现夫妻之间的情深的所在。

从丈夫的角度来看,历代学者普遍认为此诗出自汉代,有人甚至具体地认为是东汉时期。众所周知,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在汉代,对于一个家境普通,没有显赫背景的士人来说,求取功名之路异常坎坷。“涉江采芙蓉,兰泽香花繁”这里的芙蓉也可理解为夫荣,即功名、尊贵、荣耀。也就是说,作者把采摘芙蓉比作追求功名。作者才会不畏艰险跋涉山川,只为求取功名,赢得荣耀。而“兰泽香花繁”可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或许也是前人学者认为此诗出自东汉末年那个动乱年代的原因。“采花欲赠何人伴,思念远游魂”作者此时也许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不知被哪位豪杰或英雄赏识,纳为幕僚,此时他特别想和妻子分享。自己日夜思念的妻子却与自己相隔万里。“遥望故乡路茫茫,归途遥远不可及”回望故乡,不一定是特指远方的家乡,而是审视自己所在处的环境,荣归故里也许是作者最终的追求。但看看当时的形势,自己距离实现目标还太遥远,漫漫长路,浩渺无垠。“夫妻虽心连心,无奈天涯各一方”自己的心与妻子的心是紧密相依的,但却身处不同的两个地方,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就这样在忧愁和悲伤中度过一生,心中真的有不甘。关于“忧伤以终老”不必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为在忧伤中度过一生直到逝去,而应该理解为在这种忧伤中度过一生感到不甘心。如果是这样的话,作者写完这首诗后,可能放下了执念,回到家乡,与自己的妻子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