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深藏功与名还是深藏身与名


李白的侠客梦与“深藏身与名”

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其诗歌风格如同他的人生一般,豪放不羁,自由洒脱。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华美辞藻,到“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的豪迈气概,无不展现出他独特的个性魅力。李白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渴望建功立业,却又追求功成身退,这种矛盾的心理在他著名的《侠客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深藏功与名还是深藏身与名)

《侠客行》曾出现在第六季《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并难倒了36位诗词高手,这不禁让人思考:是选手实力退步,还是李白的诗太过深奥?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深藏功与名还是深藏身与名)

节目中,康震教授给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选择题:“以下两个选项中,正确的是?A.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B.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正是这“一字之差”,却难倒了许多选手。康震教授风趣地指出,“功”是无法隐藏的,真正的侠客追求的是“深藏身与名”,这才是李白想要表达的侠客精神。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深藏功与名还是深藏身与名)

李白一生狂放不羁,“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语言奇特,立意新颖,给予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而《侠客行》则独具一格,充满了浓厚的江湖气息,展现出李白内心深处对侠客精神的向往。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深藏功与名还是深藏身与名)

唐代崇尚侠义之风,李白也不例外。他从小习武,剑术高超,并渴望像侠客一样建功立业后功成身退。在《侠客行》中,他描绘了侠客的英勇形象和高尚品格,并以战国时期侠客侯赢和朱亥的故事为例,歌颂了侠客重诺守信、为义而生的精神。诗的最后两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正是李白对自己人生理想的最好诠释。他渴望像侠客一样,事了拂衣去,不求名利,只求问心无愧。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深藏功与名还是深藏身与名)

“身与名”在唐朝是一个固定搭配,意指个人的声名和存在。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写道:“尔曹身与名俱灭”,意为“你们这些人最终都将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而李白在《侠客行》中,则是将“身与名”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侠客们事了拂衣去,不求留名青史,只求内心坦荡,这正是“深藏身与名”的真谛所在。

深藏功与名”这一网络流行语,其实是源自对“身与名”的误改。网友们常将“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挂在嘴边,却不知韦应物原句为“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这种现象在诗词传播中并不鲜见。“功与名”与原诗意境相去甚远,“拂衣去”之人又怎会执着于“功”呢?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深藏功与名还是深藏身与名)

2008年,一位网络写手频繁使用“深藏功与名”,使其迅速传播开来。如今,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做好事不留名的无名英雄,其低调谦逊的品格与“深藏不露”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却在这道简单的找错题上频频失误,这反映出部分人在学习诗词时存在“囫囵吞枣”的现象。只重记忆,不求甚解,最终导致连简单的字词辨析都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