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等于多少公里 正常人1公里多少分钟


中国人的奔跑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夸父追逐太阳的传说。《山海经》中记载了“夸父与日逐走”的故事,夸父追逐太阳的速度之快,恐怕连博尔特也只能望尘莫及。

随着文明的发展,文字应运而生,而古人对“跑”的重视,从造字中就可见一斑。每一种步行的姿态,古人都有专门的文字表达。《说文解字》中提到“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奔,走也。”还有表示疾行的“趮”(zào,表示低头疾行的“趛”(yǐn、表示怒走的“趌”(jí、表示小步快跑的“趆”(dī等。据说,爱斯基摩人因为常年生活在冰雪环境中,对雪有六十多种描述,因为如何描述雪的情况关系到生命安全。同样,中国古人创造出如此之多与“跑”相关的文字,也反映出“跑”对古人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跑”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

那么,中国古人到底有多能跑呢?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的速度可谓惊人,一次跑三百里、三个马拉松的距离对他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日行五百里也不足为奇。

一里等于多少公里(正常人1公里多少分钟)

《史记》记载,夏桀和商纣王都是“足追四马”的猛士。纣王的忠臣蜚廉也是一位飞毛腿,《秦本纪》记载他“蜚廉善走”,速度如风,因此被称为“飞廉”。这位反周义士的两个儿子,后来分别建立了秦国和赵国。

虽然夏商时期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少,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文字却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况。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奔”、“逐”、“走”等文字,其中“奔”字上部是一个人,下部是三个“止”(脚趾,用众多脚趾来表示快速奔跑;“走”字则像一个人甩开双臂、迈开大步向前奔跑的样子。这两个字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商朝人的速度,但“逐”字却可以让人感受到他们的速度之快!

一里等于多少公里(正常人1公里多少分钟)

甲骨文中的“逐”字有五种写法(见上图,下部都是一个“止”字,上部分别是代表野猪的、“犬”、“兔”或“鹿”,都是被追赶的各种动物。由此可见,“逐”字描绘的是古代的一幅打猎场景,反映了先民们为了生存,追捕野兽的情形。通过“逐”字,我们可以想象三千年前的画面:野兽在前面奔跑,人们在后面奋力追赶,仿佛人兽之间进行着一场速度的较量。

由此可见,商朝人最快的速度,可以与野兔、野鹿、野猪等动物相媲美,甚至有时能够追上这些动物。《淮南子》中记载孔子“足蹑郊菟”,跑得比兔子还快。古人形容一个人跑得快,不是用马而是用兔子来作比较,可见兔子在他们心目中是速度的象征。

一里等于多少公里(正常人1公里多少分钟)

到了周朝以后,关于奔跑的记载逐渐增多,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对士兵的奔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时期古人的奔跑能力,足以秒杀很多现代人。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经常能看到“虎贲”一词,其中的“贲”通“奔”,意思是跑得快。吴起兵书《吴子》中提到“力轻扛鼎,足轻戎马”,可见当时练兵非常重视士兵的力量和速度。关于当时各国士兵的行军速度,史书上有很多记载。

春秋时期吴楚之战时,《墨子非攻》中记载“吴阖闾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吕氏春秋》中也提到“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善于奔跑三千人以为前阵,与荆战,五战五捷,遂有郢。”周代一里大约相当于现在的400多米,三百里相当于现在的100多公里,也就是三个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的距离。阖闾练兵一次跑这么远,可见周代士兵的奔跑能力之强。吴楚之战时“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阵”,说明当时可能采用了一种闪电战的战术。

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武卒是一支重装步兵,由吴起训练而成。《荀子》中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魏武卒不愧是当时的第一强军,即使身穿重甲,还能“日中而趋百里”,这样的速度恐怕连很多现代军人都望尘莫及,甚至让很多专业运动员都自叹不如。

上世纪五十年代,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14小时急行军145里的记录,相当于半天时间跑完了三百里,这一记录至今无人打破。很多人对这一急行军记录表示怀疑,但如果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急行军记载,就不会觉得不可思议了。这也说明,中国人很早就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了。

一里等于多少公里(正常人1公里多少分钟)

秦汉以后,随着骑兵的兴起,长途奔袭、迂回作战等任务一般都由骑兵来完成,因此士兵的奔跑能力在军队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也就很少再出现“奔三百里而舍焉”之类的记载,取而代之的是骑兵一夜奔袭数百里的记录。这并不代表汉唐时期中国人的奔跑能力下降了。

《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吴国大臣虞翻跟随孙策征讨山越时说,“翻能步行,日可三百里。明府试鞭马,翻能疏步属之”。汉朝一里大约相当于现在的415米,虞翻能够日行三百里,相当于跑了三个马拉松,这样的壮举,恐怕也只能让现代人惊叹不已。

东晋时期,高僧单道开以其惊人的奔跑速度而闻名。《高僧传》中记载他“以石虎建武十二年从西平来。一日行七百里。”《晋书》中也记载了单道开日行七百里的事迹。一天奔跑七百里,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应该是汉唐时期中国人的最快速度了。这一记载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隋书》记载,隋朝猛将麦铁杖“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隋唐时期一里相当于现在的540米,麦铁杖一天跑了将近300公里,比三个马拉松还要长,速度快如奔马。唐代李荃所著兵书《太白阴经》中提到招募“疾足之士”的标准是“返三百里不及夕者”,可见能跑三百里只是基本要求。《新唐书》记载,杨行密“泸州合肥人,日走三百里”,还记载王进“为人勇悍,走及奔马”,王进因为奔跑速度极快,最终官至节度使,被称为疾足节度使。

到了元朝,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马拉松比赛。当时忽必烈组织了一项名为“贵由赤”的比赛,在蒙古语中意为赛跑。比赛路线有两条,分别是向上都跑和向大都跑,全程大约180里,相当于两个马拉松的距离,要求参赛者在六个小时内跑完。这项比赛每年举行一次,大部分参赛者都能按时完成比赛。

古代人跑步速度

如今,完成一场全程马拉松已属不易,在古代,“日行三百里”仅仅是寻常之事。古人不仅能轻松完成两三个马拉松的距离,甚至能“走及奔马”、“足追四马”,展现出惊人的长途奔跑能力。这不禁引发深思:与古人相比,现代人的跑步能力是否已发生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