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含义 商品的内涵


我常常提到,人们应当掌握两种重要知识——经济学和哲学。这两者都是极具严谨性的科学,体现了深刻的科学性。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源于其科学性,而非简单的信仰。若我们仔细审视欧洲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便会明白它们对这门科学的追求。当它变成了单纯的信仰,那便令人感到遗憾。

(一)商品的本质

1. 定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其核心要素包括:用于交换和劳动产品。除非明确用途,否则我们无法断定某物是否为商品。

2. 特性:商品具有双重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抽象的,而使用价值则是具体的。这两者像硬币的两面一样存在,彼此不可兼得却又共存。我们无法同时看到这两面,但它们始终并存。

(PS:商品的双重性来自于对价值的衡量需要劳动量。由于劳动本身的复杂性,过去的衡量方式缺乏统一标准和科学依据。马克思通过抽象化劳动,提出了衡量劳动量的价值规律公式。价值被视为社会属性用于交换,而使用价值是生物属性用于实际使用。研究商品的双重性有助于深入理解劳动的双重性。例如,假设我用自有资金生产100个馒头,这体现了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如果这100个馒头能卖出100元,那么这是我一天工作所创造的价值量。如果老板出资生产,那我应获得多少价值呢?这涉及到交换价值的问题,我将详细解释。)

(PS: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也为理解政治提供了经济学视角。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始于商品的双重性,而剩余价值理论是其中最为光辉的成果!)

(PS:那么,剩余价值理论到底为何如此重要?)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并非仅仅为了探讨“价值”的定义。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在分析“价值构成”时着重研究生产,但实际他的关注点在于“分配”。

具体来说,商品价值实现后,究竟归谁所有?资本家(投资者)应该获得多少?工人(生产者)应得多少?提供其他生产要素(如厂房、设备、技术)的人应得多少?传统市场经济学以成本价值理论来分配利润,但由于许多要素难以量化,造成了分配的不确定性。而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试图解决这个分配问题。

马克思关注的并非“价值构成”本身,而是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来遏制资本家的贪婪,缓解阶级矛盾,减少阶级剥削。尽管有些人试图用微观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中的狭义理论来解释剩余价值,但马克思的理论属于广义的西方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需要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而非仅仅依靠西方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马克思的核心观点是“劳动创造价值”。他强调劳动是唯一变量成本,而其他生产要素的成本是固定的。劳动的变动性使其成为价值的关键构成部分。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理解剩余价值的真正含义。

简单来说,马克思将商品的生产要素视为固定成本(如资本、工厂、土地),而劳动则是可变成本。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会努力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工资价值尽快实现。超出工资价值的部分,即为剩余价值。

例如,一个工人的月工资为500元,工作25天,每天8小时。如果在理想情况下,工人在25天内完成了500元的价值创造,那么工人的劳动价值完全转化为工资,没有剩余价值。在实际生产中,资本家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如加班)使工人在15天内实现500元的价值创造。剩下的10天所创造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但工人仍然只得到500元的工资,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占有。马克思称这种现象为“剥削”。

除了剩余价值,还有一种情况即“负余价值”,即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足以满足工资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剩余价值越来越多,资本家的剥削也越来越严重。这表明资本家的富有源于对劳动者的剥削。

马克思指出,必须遏制这种剥削。后来的实践分为两种:

一种是资产阶级的改革模式,通过谈判和合同来改善工人的工资和劳动条件。这种模式虽然缓解了部分矛盾,但仍无法根本解决剩余价值的问题。劳动者的权益在某些方面得到了改善,但这种改革并未彻底消除剩余价值问题。

另一种是无产阶级革命,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改变分配方式,实现真正的按劳分配。尽管这种革命未必改变生产方式,但通过制度建设来改变分配机制,以消除剥削现象。这两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资产阶级的改革虽然缓解了矛盾,但在经济环境变化时,资本家可能会撤资、减薪,导致劳动者面临更大的风险。而无产阶级革命虽有其理想,但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两者的结合或许能够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但目前仍未完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