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的意思 岂止的意思是什么?


子贡问道:“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广泛施惠于百姓,救助他们的困苦,这种人怎样评判?是否可以称为仁者?”孔子答道:“这已经超越了‘仁’的范畴,真正可以称之为圣人!即便尧舜,也可能因未能实现这样的理想而有所遗憾。仁者的行为方式是,自己希望立足,就让别人也立足;自己希望成功,就让他人也成功。能够从身边的事情中找到借鉴,这才是仁的真正路径。”

【注释】

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里的“博”意指广泛、普遍;“施”意指给予、施予;“济”意指救助、帮助。整句话的意思是指圣王对百姓施予恩惠,救助他们的困境。

②“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在此,“何事于仁”表示子贡提到的事情超出了“仁”的定义,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层次。“必也圣乎”则表示,如果要更准确地界定,那就是“圣人”了。

③“尧舜其犹病诸”:这里的“其”表示推测,“病”意指遗憾或缺憾,“诸”相当于“之”。意思是即使是尧舜,可能也会因未能实现这种理想而感到遗憾。

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仁者希望自己有所建立,就会帮助他人建立;希望自己有所成功,也会帮助他人成功。

⑤“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近取譬”意味着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到可借鉴的榜样,进而推行仁德。这种方式是修行仁德的途径。

【翻译】

子贡问:“如果有人能够广泛施惠于百姓,帮助他们解决困境,这种人怎样评判?可以被称为仁者吗?”孔子答道:“你所说的已经超出了仁的定义,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圣人!即便尧舜也许会因为未能实现这样的大德而感到遗憾。仁者的真正风范是,自己希望有所建立,就帮助别人建立;希望有所成功,就帮助他人成功。能够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到借鉴,这才是仁德的真正方式。”

【辨析】

“近取譬”这一说法实际上是引用了《诗经·大雅·抑》中的一句话:“取譬不远,昊天不忒。”这句诗用来告诫人们要从历史的教训中吸取经验,以避免重蹈覆辙。在《尚书·召诰》中也提到过类似的教诲。孔子所说的“近取譬”显然是对这些诗句的延续和扩展,不仅仅是自我反省,还包括向贤者学习和借鉴。

孔子反复强调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修身养性的核心思想。比如《述而》篇中的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理念与“近取譬”相似,强调从身边的贤人和非贤人中学习和改进。

历史上对“近取譬”的解释大多认为它是对“恕道”的阐述,即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理解为从身边找到榜样和借鉴似乎更为准确,因为这符合孔子的整体思想和语法结构。这样来看,“近取譬”便是修德的正确路径。

【解说】

孔子的思想常被误解为过于强调道德,而忽视利益。实际上,孔子同样关注实际利益问题,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理解和满足民众对物质利益的需求。在《宪问》中,孔子提到,君子不仅要自我修养,还要安抚百姓,而“安百姓”就是实现“博施于民”的目标。

《孟子》也赞同孔子的观点,强调“富之”和“教之”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实施这样的政策才能被称为明君,而孔子认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人甚至可以被称为圣人。

在孔子的体系中,圣人不仅具备德行,还具备功绩,仁者只是内圣,圣人则内圣外王兼具。这也解释了孔子为何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视为圣人的标准。

《左传》中提到的“三不朽”理论——立德、立功、立言,也与孔子的观点有所不同。孔子更重视“德”和“功”,即功德,认为这才是实现不朽的真正途径。

在孔子看来,儒教的核心是“德”和“功”,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正是体现这一核心的实践方式。在儒学逐渐衰退的历史背景下,这些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表明仁者的积极面是希望自己有所成就,同时也帮助他人实现同样的目标。这种理念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对立,前者代表了一种积极的追求,而后者则是一种消极的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