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的诗词


早春时节,漫步于扬州的瘦西湖,恰逢阳光明媚,湖面波光粼粼,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愉悦。行至二十四桥,耳边传来导游的介绍,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仔细倾听。

导游用生动的语言解说:“二十四桥的名字由来颇具争议,部分人认为桥的长度正好是二十四米,而另一些则认为它是扬州的第二十四座桥。”回想起多年前首次来到这里时,导游也曾如此讲述,不禁让我微微摇头。

有一个颇具诗意的解释让我印象深刻。传说隋炀帝曾在扬州的一个夜晚,率领众嫔妃游荡于瘦西湖,正当游兴正浓之际,远处桥上传来了动听的箫声。隋炀帝好奇地问那是什么桥,众人却表示尚未命名。虽然他为人所诟病,但却是一位才情横溢的人,听闻箫声后,他心中欢喜,便点了二十四人随行的宫女和侍卫,于是这座桥便以“二十四桥”之名流传开来。

这一故事虽未必真实,或许源自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美人何处教”,但其意境深远,令人向往。古人命名多是随性而为,恰如其分,简单却富有想象空间。不知为何,扬州的导游未曾采用这个美丽的传说,难道是因为隋炀帝的声名不佳?在中国,许多名胜古迹与历史人物的关联密不可分,但有些牵强附会的联系却也时有发生。历史上那些声名显赫的帝王,哪有几个真正值得称颂的呢?恰恰像隋炀帝这样,臭名昭著者多得是,反倒在扬州被人避而远之,何以至此呢?

我对此颇有感触,因我对导游这一职业充满了欣赏,觉得他们能够在这个行业中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导游无疑有自己的“想当然”,这份随性让人倍感轻松。

在社会中,随便说些“想当然”的话往往会遭受群体的攻击,似乎成为一种无形的禁忌。尽管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谎言、无稽之谈,甚至颠倒黑白的言论,却很少有人会真正抨击“想当然”的说法。这背后,更多是身份与权威的影响。你在他人眼中若有分量,所言便会被视为真理;反之,则无足轻重。任何试图反驳你的声音都显得无足轻重。

可以说,“想当然”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说话者的身份。身份的差异使得相同的话语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当他人称你的话为“想当然”时,实际上是在表明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然微不足道。

我之所以关注导游的“想当然”,是因为他们的看法对我毫无影响。无论如何,导游的言辞并不左右游客的选择,甚至连午餐的安排都不由他们掌控,因此他们的言辞可以被随意践踏。

有趣的是,尽管导游们常常口出“想当然”的话,游客们却往往乐于接受,甚至乐在其中。这又是为何呢?或许是因为导游在游客面前并不把自己当回事,他们的角色既不是教育者,也不是权威,只是引导者。导游的言辞可以选择性地被接受或忽略,这种轻松的态度也让他们不再惧怕他人的评价。

这种状态让我想起庄子,书中充满了“想当然”的语言,虽然言辞随意,却常能触动人心。他的出发点是引导而非教导,反而让人觉得豁然开朗。正因如此,庄子在我心中不仅是哲人,更是最成功的导游。

世上愿意成为导游的人少之又少,反倒是想要成为“导师”的人比比皆是。大家都渴望说些“想当然”的话,却又不愿意接受无用的角色,这无疑造成了一种悖论。

司马迁作为一位私史家,他在《史记》中所描绘的场景,往往来自隐秘空间,鲜有人知。但正是这些“想当然”的叙述,让历史重现光彩。苏东坡在科举时的表现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他凭借“想当然”的论述赢得了赞誉,然而一旦试图发出更具权威的声音,便惹来了麻烦。

历史上,不乏那些虽说着“想当然”的人,却因言辞的巧妙而获益。这种状况可能导致不幸,甚至波及国家。真正有用的人,往往需要谨言慎行,而无用之人却能在轻松中获得一笑。如何界定这两类人的优劣,似乎没有明确的答案。

我亦属后一类人,曾有些自卑与不安,然思及此处,顿感释然。

离开扬州的路上,心中不禁涌现出另一个疑问,苏州为何被称为姑苏?这一问题困扰我许久,却始终无法得出满意的答案。追问的过程让我了解到姑苏城与姑苏山的故事,但最终的线索依旧断裂。后来,听一位朋友提到,这或许与苏州人的口音有关。这样的解释让我感到失望,显得太过平淡而缺乏趣味。

在“姑苏”的传说中,苏州的导游是否能再来一次“想当然”的解读呢?

这一趟的旅行,不仅让我欣赏到美景,更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语言、身份和表达的深刻道理。或许,每个人的旅程,都是一次寻求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