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言自语造句 用自言自语写一句话


在我教一年级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写作业时的一个共同问题:他们总是边写作业边轻声自言自语。尽管家长们试图制止几次,这个现象依然存在。家长们纷纷表示,是否孩子这样说话会影响专注力,是否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针对这个问题,我与她们分享了我在教学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且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解释。

在日常的课堂上,我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在写作业时自言自语。比如,有的孩子在写“手”字时,会自己轻声说:“手,双手的手,撇,横,横,竖。”又或者在画画时,他们会边画边说:“小花用红色,叶子用绿色……”记得有一次,我特别注意到一个正在自言自语的小朋友在做造句练习时,我故意让他停止发声,只让他静静思考。结果这个孩子好久才写完,而且还出现了错字和漏字。当我允许他继续一边说一边写时,他明显写得更流畅,错误也减少了。

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孩子们通常不会再出现这种现象了。即便有个别学生在写作文时仍然会轻声念叨,我站在他们身后听时,才发现他们只是把要写的句子在心里提前默读一遍,然后再写出来。

我还特别注意到,喜欢自言自语的孩子与那些在写作业时一边和他人交谈的孩子有很大区别。前者的声音轻柔,神情专注,完全没有做作或者故意扰乱纪律的意思。对于这些孩子,我从来不会强制要求他们停止自言自语。只有当有些孩子的声音过大,影响到旁边同学时,我会温和地建议他们声音小一点,这样不仅能避免打扰他人,还有助于他们集中精力思考。

其实,孩子在写作业时自言自语是正常的心理发展现象。儿童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转变过程。在正常情况下,孩子在一到四岁之间,外部语言就开始逐渐形成,接着,孩子便会学会将这些外部语言内化成内心的语言。

对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孩子而言,与幼儿园时期以游戏、说话、唱歌、动手操作为主的外部语言环境不同,进入一年级后,孩子们需要更加专注地听课、思考问题、写作业,这时他们开始内部语言。很多孩子的内部语言尚未完全发展成熟,所以他们往往需要借助外部语言来帮助自己完成任务。轻声自言自语正是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帮助他们顺利过渡。

当孩子在通过动作表达内部语言时,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他们就会通过有声语言来辅助自己,帮助自己的思维更清晰地。这个时候,孩子不需要的帮助,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家长只需要保持耐心,不要打断或制止他们。

从儿童注意力的培养角度来看,自言自语也是一种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的方式,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思维任务时。比如,写作文时,孩子需要在脑海中理清思路、选词造句、分段表达,这一过程中,某些孩子的内部语言可能还未完全成熟,因此他们需要通过语言、听觉等感官的双重调节,来帮助自己理顺思路。如果家长此时强行制止孩子自言自语,不仅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注意力,甚至会导致他们出现错别字、病句或段落不清晰等问题。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内部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能够不再依赖外部语言指导自己。孩子的思维能力、意志力也会逐步增强,注意力的控制能力得到提升,写作业时自言自语的现象便会自然消失。

如果家里有刚上小学的孩子,家长在听到孩子写作业时轻声自言自语时,不必惊慌或急于制止。请放宽心,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是他们在独立思考、努力成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