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塾的意思 私人书塾的英语
解密清朝的洋泾浜英语
在19世纪末的上海租界,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英语逐渐成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工具。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快速掌握英语,上海的市民创造了一种奇特的语言现象——洋泾浜英语。这种语言形式融合了英语与方言,形成了一种既简便又富有地方特色的交流方式,成为那个时代的独特符号。
其中,一则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顺口溜,融合了沪语和粤语注音,成为了洋泾浜英语的经典代表。其内容大致如下:
“来是‘康姆’(come),去是‘谷’(go),二十四铜钱吞下的‘福’(twenty-four),是‘也司’(yes),勿叫拿(no)。如此如此‘沙咸鱼沙’(so and so),真崭实货‘佛立谷’(very good),靴叫‘蒲脱’(boots),鞋叫‘靴’(shoe),洋行买办江摆渡(steamboat),小火轮叫‘司汀巴’(steamboat),‘翘梯翘梯’(chowted)请吃茶,‘雪堂雪堂’(sit down)请依坐,烘洋山芋‘扑铁秃’(potato),‘麦克麦克’(mark)钞票多,红头‘开波度’(keep door),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爷要‘发茶’(father),娘‘卖茶’(mother),丈人阿伯‘发音落’(father-in-law)。”
这些看似简单又有趣的词汇,正是上海的市民与外国商人、交往时,为了更方便交流而创造出来的“中西合璧”的产物。洋泾浜英语,并非纯粹的英语,也非标准的汉语,而是两者交织的产物。
洋泾浜英语的诞生与发展
洋泾浜英语最早起源于广州,当时被称作“广东葡语”,但它真正走向普及的舞台是在上海。这座城市在晚清时期,凭借其作为通商口岸的地位,成为了各国文化和语言的交汇点。各种外国商人、传教士、教师等纷纷来到上海,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外语教育机构。比如“英文书塾”、“英华书馆”以及“英话英字馆”等,它们都在上海的外滩和周边区域设立了大量分校,开设了多种语言课程,既有高价贵族班,也有面向普通市民的夜校课程,形形的学习需求促使了洋泾浜英语的产生。
这种奇特的语言现象反映了当时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因为当时普通的上海市民普遍缺乏正规的英语教育背景,商人、外籍人士和普通百姓之间的沟通依靠的是这种并不标准的混合语言。在这种语言中,虽然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并不严格按照标准来,但却极大地方便了日常交流。尤其是在市场上、在外贸交易中,这种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语言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拼音到方言的跨文化创造
与今天普遍采用拼音标注外语发音不同,清朝晚期的上海人并未有拼音系统可供使用。于是,他们借助汉字的“假借法”,用汉字的形状和读音来拼写和标记英语单词的发音。由于英语的发音体系和汉语有很大差异,很多词汇的发音与其英语原音相去甚远,甚至出现了极为生动且幽默的发音错位。
例如,“鞋子”就被发音为“靴”,“洋行”被称为“江摆渡”,“小火轮”被叫作“司汀巴”,而“洋车”则成了“红头开波度”等,这些词语不仅充满上海本地的风味,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轻松记住并运用英语。
不仅如此,很多洋泾浜英语的词汇逐渐融入了上海乃至全国的日常口语中。例如,“杀老夫”指代商人、街头小贩,“怀爱夫”是“wife”的音译,“大拉斯”则是“dollars”的变体,“黑漆板凳”是“husband”的音译等等。这些词汇通过口口相传,在上海的市井文化中广泛传播,成为了独特的上海话词汇之一。
洋泾浜英语的遗产
尽管现代汉语已逐步规范化,并且洋泾浜英语在许多方面已经被标准英语所取代,但它作为一个历史现象依然留存于记忆中,成为了上海乃至整个近代化进程的一个小插曲。今天,除了极少数源自洋泾浜英语的词汇如“弥撒”(Mass)、“伦敦”(London)等,还可以看到一些被音译后的外来词依然活跃在日常交流中。比如“可口可乐”(Coca-Cola)、“沙发”(Sofa)、“巴士”(Bus)、“的士”(Taxi)等,它们都或多或少地承载了当年上海人使用洋泾浜英语的影子。
虽然这些词汇和语言形式早已随时代变迁而悄然改变,但它们依旧反映了那个时代上海人应对外来文化时的智慧与幽默。洋泾浜英语,作为一种文化的交织产物,至今仍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