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字加偏旁 因组成新字


手写输入法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意外惊喜,你会发现许多看似毫无意义的字,它们像乱码一样无规律,甚至带有一些神秘感。当你打开字典,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看起来很奇怪的符号,居然都是经过确认的汉字!

比如那个常见的“巜”,你可能一眼就认为它是书名号的左半部分“《”,但你错了!其实它是一个真实的汉字,发音为“kuài”。在古代,这个字的意义与“浍”相似,指的是田间的小水沟。如今,“浍”字已几乎没人认识,更别提这个“巜”了。

还有那个看起来像字母“T”的“丅”,你一定会认为它只是一个英文字母的高仿吧?但实际上,这个字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汉字,读作“à”,意思就是“下”,只是比“下”少了一个“丶”。

你以为“丶”只是一个普通的标点符号?错了,它其实也是一个汉字!不过千万别把它读成“点”,它的读音是“zhǔ”,表示“主”的异体字。看到这里,你会发现,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点,居然也有它独特的文化背景。

那么,四个“丶”连在一起呢?它就变成了“灬”这个字,虽然看起来像四个点,但它的发音是“huǒ”,意思就是“火”。这种形态很形象地表达了火焰的样子:大家围坐在篝火旁,火光四射,旁边可能还有一在蹲守。

有些字形似其他语言的符号,也颇有趣味。比如“屮”这个字,看上去像是古老的粪叉,但它其实是一个汉字,读作“chè”,意思是植物刚刚长出来的样子。有时它也可以读作“cǎo”,与“草”字意思相近。

与“屮”类似的字还有“丌”,它的形状让人联想到圆周率符号“π”,但两者毫无关系。这个字的发音是“jī”,意味着垫底的东西。意外的是,它也是“其”的异体字,发音为“qí”。它还有两个形态相似的兄弟字,一个是“兀”,我们熟知的“突兀”的“兀”,另一个是“亓”,也是“其”的古字。

回忆一下你小时候学过的第一个字,肯定是“一、二、三”吧。那如果在“一”字上加一横,变成“亖”你还能认出来吗?对的,这个字读作“sì”,意思与“四”相同。看来,古人造字时也有些偷懒的时刻啊。

“一”字旋转90度就变成了“丨”,你能认得出吗?不认识也没关系,这个“丨”字其实发音为“gǔn”,表示上下贯通。你没猜错,四个“丨”连在一起就是光棍节的标志啦!

相比这些字的变化,“丿”字显得要朴素许多,它的发音是“piě”,意思是“不”。古代的造字方式常常非常巧妙,将“丿”加到“戈”上就变成了“戊”,表示“不动之戈”。而三个“丿”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彡”,看上去有点像数字“三”。

它的真正意思是“shān”,指用羽毛装饰的意思。细心看,这个字的形状不就像孔雀尾羽的样子吗?这就是古人通过字形来表达物象的智慧。

有些字形看似简单,却充满了生动的形象。例如,“亍亍”组合在一起,像是一张哭泣的表情,几乎可以作为现代颜文字来使用。它读作“chù”,意思是小步慢走。想不到,几千年前的古人竟然也会用这种有趣的方式来表达动态吧!

还有一个有趣的汉字,形状像个小眼睛的“罒”,它与“网络”的“网”字完全一样,读作“wǎng”。这个字可能给你带来的是意外的惊喜,甚至还能带来一些幽默感。

再来看一些我们日常常见的偏旁部首,它们本身其实也是独立的汉字。比如“彐”这个字,它发音为“jì”,象征着“豕之首”,也就是猪头。过去有一段时间,这个字曾被用作“雪”的简化字,但很快就被废除了。

另一个常见的部首是“囗”,它常常出现在“国”和“围”等字的外围。别误会,它可不是“口”字!它的发音是“guó”,在古代与“国”的意思完全相同。

至于“厶”这个字,它是“去”字的下半部分,读作“sī”。它的字形象征着跪坐的人,后来这个字的意义引申为“不择手段的攫取”,最终成为“私”字的由来。

说到最不像汉字的字,“〇”可能是当之无愧的冠军了。虽然它看起来像数字零,但它也是一个真正的汉字,发音是“líng”。你没有听错,它甚至被《新华字典》正式收录!

这些奇特的汉字,正是我们语言中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有着各自的历史背景,还通过形状、发音和意义,展现了古人丰富的创造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