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纭的意思 纷纭杂沓的意思


前年秋季,我在核查胶卷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线索。图书馆不仅藏有甲戌本缩微胶卷的正片一套,而且其底片也藏于该馆。我曾在曼谷浏览过该馆的中文书目,它赫然在列,包括“胡適私藏本”、缩微胶卷、华盛顿以及亚洲阅览室等标签,这让我初步确认了我的发现。

具体来说,甲戌本原始缩微胶卷共有五套,其中一套是底片,四套为正片。考虑到我手中的哥图胶卷曾引起一些疑虑,我进一步决定亲自前往图书馆,于今年10月30日成功调阅了该馆的胶卷,并得到了科娜塔(LaLoriaKonata)女士的鼎力相助。这份胶卷的包装设计透露出浓厚的年代感。

这份图书馆收藏的胶卷包装盒看似陈旧,采用了棕色硬壳纸制作。盒子的正面贴有一张黑框白纸片,上面以圆珠笔和打印字体标明了相关信息。铅笔手写的“脂硯齋評石頭記”七枚汉字笔法娴熟,显然出自华人之手。包装盒的标签上还提到了东方、者报纸的特殊缩微胶卷藏品等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胶卷的背后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学术故事。它不仅见证了胡适先生的智慧与努力,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见证。胡适先生巧妙地利用资金与技术,完成了甲戌本的备份工程,以防止这一全球孤本遗失或损毁。从学术角度来看,他的这一举动无疑具有深远的价值。

图书馆的胶卷内容与哥图胶卷完全一致,它们出自同一底片。据此推测,王际真、林语堂等人收藏的胶卷样貌也可能相似。我已经对哥图胶卷与影本进行了互校,并详细列出了异文,相关内容详见我的《甲戌本缩微胶卷校读记》。在此不再赘述,但我想补充两点个人看法。

关于哥图胶卷末尾缺失的刘铨福、濮氏兄弟及俞平跋文,我经过仔细研究认为,这可能是拍摄过程中的技术失误。通过高倍放大观察,我发现哥图胶卷中存在页面重叠的情况,这表明胡适并未删除这些跋文,实际上他也无法删除。这一发现对于我们理解这份胶卷的制作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甲戌本附条的争议,香港梅节老人与天津王超等红学家的争论不断。哥图胶卷将相关论争推向了。真理越辩越明,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这些争论。有的红学家提出了新的见解,如陈传坤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周景颐可能是甲戌本附条的书写者。这一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甲戌本缩微胶卷的定格时间在1950年的仲春,它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时间点上甲戌本的原始形态。这份胶卷的留存相当稀罕,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它不仅记录了甲戌本的原始形态,还保存了一些珍贵的脂批相貌。建议国内出版社尽快影印这份胶卷,以便更多学者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