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来了怎么办 洪水来了怎么办安全教案
设计初衷
鉴于近期全国范围内发生的火灾事件,我特意策划了一次名为“遇火自救”的班级教育活动。我深知,随着孩子们生活经验的累积和安全知识的丰富,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在真正遭遇灾害时,仍可能感到手足无措。我决定针对此问题开展此项活动。除了传授与火相关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自救。
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对火灾安全的认识,提升其防火意识。
2. 引导幼儿认识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其潜在危害。
关键点
培养幼儿在火灾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纸张、蜡烛、火柴、大小不同的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毯等物品,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
活动流程
开始部分:教师手持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的过程,感知火焰的颜色和热度。让幼儿在火附近稍作烘烤,亲身体验火的力量和热量。
探讨环节:教师提问,火的燃点有哪些物质?(如布、木、汽油、酒精、蜡烛等)。进而讨论火的用途及其对人类的潜在危害。
重点讨论: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火灾发生的原因,如、乱丢烟蒂、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寻找物品等。并探讨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
自救措施:教师详细讲解在火灾发生时,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包括迅速拨打119,说明详细地址;室外着火时如何封堵门窗;火势威胁时如何选择逃生路径;身上着火时如何处理;以及在逃生过程中如何向外界发送求救信号等。
模拟演练:进行一次逃生演习,假设发生火灾,让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自救。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社会和健康为主题,旨在增强幼儿的防火安全意识,并教授基本的防火常识及自我保护方法。由于内容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故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突出了难点:如何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防火安全常识和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能够很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其中。
本次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在部分环节中,教师的引导性语言不够精准,部分提问不够科学。
2. 由于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对于一些关键内容的讲解不够到位。
3. 教师缺乏随机教育意识。在活动中没有充分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和实际操练。